小學及一下
《論語》與《孟子》
1.先秦諸子概說
春秋戰國時期諸子學派及其代表人物。
2.《季氏將伐顓臾》(《論語·季氏》)
(1)語錄體散文。
(2)儒家學派的創始人。
(3)為政以德、治國以禮的政治主張。
(4)孔子反對季氏攻伐顓臾的理由。
(5)以駁論為主、駁中有立的論辯方法。
(6)本文中的成語。
3.《天時地利人和章》(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)
(1)孟子與《孟子》。
(2)天時、地利、人和三者之間的關系。
(3)排比、對偶和擬人等修辭手法。
4.《富貴不能淫章》(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)
(1)“大丈夫”形象及其意義。
(2)格言與警句。
5.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章》(《孟子·告子下》)
(1)“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”的含義。
(2)主要修辭手法。
(3)翻譯本文(《大學語文(B)》不作要求)。
6.《民貴君輕章》(《孟子·盡心下》)
(1)孟子民本思想的意義。
(2)表現手法。
(3)背誦全文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