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及一下
教育學部分
一、選擇題:1~12 小題,每小題 2 分,共 24 分。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,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。
1.課外、校外教育與課內教育共同之處在于,它們都是 ( )
A.受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規范的
B.有目的、有計劃、有組織進行的
C.師生共同參與的
D.學生自愿選擇的
答案:B
2.課外、校外教育足指下列哪類有計劃、有目的、有組織的教育活動 ( )
A.深堂教學以外
B.學校以外
C.課堂教學和學校以外
D.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以外
答案:D
3.在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以外,利用課余時問,對學生實施的有目的、有計劃、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叫 ( )
A.深外教育
B.校外教育
C.課外校外教育
D.團隊教育
答案:B
4.課外校外教育活動經常在教室、校園以外進行,目的在于 ( )
A.實踐課堂所學知識
B.擴大學生生活范圍
C.協調各方面教育力最
D.利用課外教育資源
答案:D
5.課外校外教育的特點是 ( )
A.自愿、自主、自立
B.自主、自立、自理
C.自愿、靈活、實踐
D.自主、自立、靈活
答案:C
6.我國第一部用馬克思主義觀點闡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是楊賢江的( )
A.《普通教育學》
B.《新教育大綱》
C.《教育學》
D.《教學論》
答案:B
7.一般而言,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()。
A.教育現象及規律
B.教育政策與法規
C.教育理論與實踐
D.教育歷史與現實
答案:A
8.下列哪一條教學原則是教育家贊可夫在《教學與發展》一書中提出的?( )
A.程序編排的原則
B.激發動機的原則
C.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的原則
D.結構主義的原則
答案:C
9.古希臘的雅典教育特別重視()。
A.軍事體操教育
B.雄辯和演說訓練
C.“騎士七技”訓練
D.人的多方面和諧發展
答案:D
10.我國頒布的“中小學體育鍛煉標準”反映出學校體育的主要內容是()
A.田徑和體操
B.田徑和球類
C.體操和游戲
D.田徑和游戲
答案:A
11.1958 年,我國學制改革曾提出過“三個結合”的原則,其中之一是()
A.理論與實際相結合
B.全面規劃與地方分權相結合
C.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
D.成人教育與兒童教育相結合
答案:B
12.有人說教師工作是一個“無底洞”,沒有明顯的時空界限,這反映了教師勞動的哪一個特點?()
A.復雜性和創造性
B.主體性和示范性
C.長期性和間接性
D.連續性和廣延性
答案:D
二、辨析題:13~14 小題。每小題 6 分,共 12 分。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,然后說明理由。
13.課外、校外教育與課內教育沒有共同之處。
答案:錯誤。課外、校外教育與課內教育有共同之處。他們的共同之處在于,它們都是有目的、有計劃、有組織的活動。
14.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維持班級的紀律。
答案:錯誤。班主任的基本任務是帶好班級、教好學生,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。其中包括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,促使學生努力學習等各項工作。維持班級紀律只是其中的一項工作。
三、簡答題:15~17 小題,每小題 8 分,共 24 分。
15.課外、校外教育有什么重要意義?
答案:(1)課外、校外教育有利于學生開闊眼界,獲取新知識;(2)課外、校外教育是對青少年實施因材施教,發展個性特長的廣闊天地;(3)課外、校外教育有利于發展學生智力,培養各種能力;(4)課外、校外教育是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。
16.課外、校外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?
答案:(1)社會實踐活動;(2)學科活動;(3)科技活動;(4)文學藝術活動;(5)文娛體育活動;(6)社會公益活動;(7)課外閱讀活動。
17.教育要適應人的身心發展的哪些特征?如何適應?
答案:(1)教育要適應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和階段性;教育要循序漸進地促進人的發展。
(2)教育要適應人的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;應在兒童身心發展的某一關鍵期施以相應的教育。
(3)教育要適應人的身心發展的穩定性和可變性;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穩定性,不隨意改變教育內容和方法,又要考慮可變性,充分挖掘學生發展的潛力。
(4)教育要適應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,做到因材施教。
四、論述題:18 小題。15 分。
18.學校、家庭、社會三方面如何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教育合力?
答案:(1)學校教育占主導地位;
(2)家庭、社會和學校相互支持、目標一致;
(3)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相互聯系;
(4)加強學校與社會教育機構之間的相互聯系。
標簽: